关灯
护眼
    第二二二章

    怀瑾和顺天府知府的女儿定了亲,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京城,花易岩和谭丽娘一开始还战战兢兢地怕大皇子找上门来,说他们不给他面子,可是直到小定流程走完,也没听到一点大皇子不高兴的风声。

    他们不知道的是,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皇上宿在皇后娘娘宫中,将大皇子二皇子和他们的正妃以及大公主等人叫到一起饮宴,宴席上皇上放的很开,让大家也不要拘束,甚至还抱了抱二皇子才半岁的小女儿。

    皇上抱着这个最小的孙女,拿了一只金镶宝石的酒杯逗着她,抬起头看向皇后娘娘和她身边的大公主,“看到小婉儿,朕就想起了咱们嘉妍。”嘉妍是大公主的名字。

    大公主闻言就抬起头来,一双清凌凌的大眼睛看向皇上,“父皇想起了我什么?”

    “朕想起你这么大点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乖巧可爱。”皇上说着,看向皇后娘娘,“一转眼,孩子都这么大了,我们也要老了。”

    “皇上说哪里话,皇上看着和二十年前一样呢。”皇后娘娘温情脉脉地看着皇上。

    皇上知道她说的的是真心话,却并不准备接皇后娘娘的**汤,“梓潼啊,朕这些天想了又想,看着孩子们一点点长大,越来越不舍得,我想着,让嘉妍在身边多留些年,等到十八再出嫁,你说呢?”

    皇上这句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都安静下来了,二皇子夫妇低头沉默不语,尽量将自己做个隐形人,大皇子有些尴尬,知道皇上已经知道了他牵线大公主和谭怀瑾的事,皇后娘娘更是讪讪的,这件事是自己给儿子出的主意,她让大皇子初一那天去苏老将军去探探口风,若是行她就在皇上面前敲敲边鼓。

    可惜皇后娘娘不知道,大皇子初一那天擅自把“探口风”变成了请人“拉线”,而皇上又是时时关注着大皇子,大皇子在苏老将军家里待了一上午又用了午饭,他哪里会不知道?

    整个大殿唯独大公主什么都不知道,脸红了一下后跟皇上撒娇道:“嘉妍一辈子陪着父皇母后。”

    皇上哈哈大笑起来,“一辈子陪着,只怕你三年就要后悔。”

    皇上有这样的话在先,大皇子怎么还能在拦着怀瑾说亲,况且他还战战兢兢地担心着皇上会不会对他训斥惩罚呢。

    怀瑾小定时,陶陶和呦呦的的月份都十分大了,孟许和萧沐仁不肯让两个人出门,谭丽娘和怀瑾也说不要她们俩回来,怀瑾甚至还笑嘻嘻地说,等亲事定下来,他亲自带着宋家姑娘来给两个看,“绝对不会让你们少送见面礼的。”

    果然怀瑾定亲后的第三天亲自带着宋姑娘上门了。呦呦客气而温和地笑着,仔细观察着这位闺名为芷雅的女孩子。女孩子长得不错,可以算得上是美人了,而且还是高冷的那种,气质也十分清冷,不笑的时候看起来很严肃,不过笑起来立刻让人觉得春暖花开,什么高冷冷清,都是错觉。

    呦呦想想对着自己嬉皮笑脸的怀瑾,再看看眼前这位姑娘,觉得反差互补什么的,还是有道理的。

    坐了一会儿,呦呦问了怀瑾些外头的事,就让他出去找萧沐仁说话,“我们女子的话,你不要听。”

    怀瑾不同意,“我不去,我得看着你,你别背后说我坏话。”

    呦呦立刻瞪眼,“你干了什么坏事怕我说你坏话?”

    “我没干坏事,我怕你把你干的坏事安我身上,你又不是没干过。”怀瑾丝毫不留面子,一句话直捣黄龙。

    呦呦哭笑不得,心说有你这么说姐姐的吗?最后还是宋姑娘出声的,“你别跟姐姐这么说话,你不是经常跟我说姐姐特别疼你关心你吗,怎么一到跟前就顶嘴?”然后又说她要和姐姐说些私房话,“你在这儿,我不好意思问。”

    怀瑾想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但是到底没有说出来,呦呦在一旁冷眼看着,心想果然一物降一物。

    “赶紧走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呦呦催促着人离开,一副十分嫌弃的样子,可是眼睛里都是宠溺和笑意。

    宋姑娘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怀瑾和这个二姐关系十分亲近,又想到之前在孟家看到了陶陶对怀瑾虽然唠唠叨叨问这问那的关切,心知怀瑾说的他们家兄弟姐妹间关系十分亲密是没错的。但看萧夫人这个不在京城五年的人跟他们也没有疏离,就知道了。

    宋芷雅微笑着看着姐弟二人一来一往,心底知道要如何做了。

    怀瑾走之前告诉宋芷雅,不用太过拘束,还告诉她呦呦家的点心最好吃,“我二姐是个吃货呢。”说完怀瑾就迅速地往门口跑去,动作十分迅速,到门口的时候还能回身接住呦呦的扔出去的美人锤。

    等到人消失在门口,呦呦才转头看向宋姑娘,对着她微微一笑,“宋姑娘别见笑。”

    宋姑娘连忙摇头,“不会不会,怀瑾之前就跟我说,姐姐们对他特别好,我当时听了就十分羡慕。”

    呦呦微笑点头,没有再说别的,问起宋姑娘平时在家都做什么。宋姑娘说的很详细,说上午帮母亲理一理家事,下午的时候就做做女红绣活,闲下来也看些《女德》《女诫》之类的书。

    其实宋姑娘没有说实话,她在家不止看女四书,也看经史子集类,甚至野史话本也看。只是她从家出来的时候,母亲叮嘱她不可实话实说,尤其对萧夫人。

    宋夫人说,萧夫人虽然是已逝太皇太后的外孙女,但是她一个乡下女子恐怕学识并不多,不可在萧夫人面前显露自己的学问,免得她认为宋姑娘故意显摆而心生不悦。

    宋姑娘见她说完话后呦呦点头,像是很满意的样子,心想娘果然是对的。然而,宋姑娘心思还没想完,呦呦就说了让她吃惊的话。

    呦呦说:“虽然有人说‘女子无才就是德’,我却觉得,女子有才识才能更加彰显德行,有了才识不仅能夫妻相和琴瑟和鸣,也能在各种事务上帮助夫君,做好贤内助,你觉得呢?”

    宋姑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呦呦。

    呦呦笑了笑,她不相信一个因为表哥有了通房就退婚的女子会单纯只看女四书,小姑娘不过是怕自己心有顾虑才这么说罢了。既然如此,她干脆点,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让她不必心有顾虑。

    果然,过了片刻宋姑娘就明白了,红着脸低头说一句“我懂了”。

    呦呦见状也不再多说,转而和宋姑娘说起京城最近有什么好玩的。临近晚饭时间,呦呦留宋姑娘和怀瑾在家里用饭,“我家一向是一起坐,不分席,宋姑娘不介意吧?”

    宋芷雅当然要说不介意,以后都是一家人,她知道只有自己习惯别人的没有让别人迁就自己的。

    宋姑娘到访后三天,一早的时候孟家派人送来个消息,陶陶在清晨时分生下一子,重九斤六两。呦呦一听就乐了,说难怪陶陶的肚子那么大,还以为是两个,然后又心疼起陶陶来,孩子这么大,生产的时候一定非常痛苦。

    这么想着,呦呦不禁抚了抚自己的肚子,完了,她开始害怕了。

    陶陶让人送消息来得同时,还让人叮嘱呦呦,不要她过去看,因为呦呦和陶陶的产期相差一个月,陶陶生产的时候,呦呦也进入了生产月,随时可能发动。

    呦呦心知此时不是自己任性的时候,也明白自己若是去的话,还要孟家担忧自己,给人家添乱,干脆就老老实实在家待着,顺便把库房打开,挑些东西给陶陶做洗三礼和满月礼。

    洗三那日,是萧沐仁带着和和去的,回来之后和和就整天若有所思甚至闷闷不乐的样子。呦呦观察了两天,又问过和和身边伺候的人,发现没有什么异常的,更加疑惑,终于忍不住,呦呦挑了一个午后的时间,把和和叫到身边来,要跟他“谈谈心”。

    呦呦没有直接问出问题来,而是先问了问呦呦学问和武功——呦呦的月份越来越大,精力越来越不济,萧沐仁只好给他请了一个先生在家上课,至于武功,萧沐仁没什么时间,就又交给了秃鹫。

    呦呦仔细问了和和的功课,得知他已经在学《论语·述而》,就问了几个问题考了考他,见他回答的还可以,就不再多考。又问他最近武艺学的如何,和和说他已经会两套拳法了,还当场给呦呦演示了一次。虽然动作有些不太连贯,但是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呦呦看了十分高兴,在和和的额头上亲了好几下。

    和和皱着眉,假装嫌弃实际欣喜的擦掉额头上的口水,好奇地看向呦呦,“娘叫我来就是为了考察我的学问和武功吗?”

    “是,但是不全是。”呦呦歪在榻上,拍拍自己身边的位子让和和坐上来。和和立刻甩了鞋子自己爬上榻依偎着呦呦坐下。他已经有好几天没跟娘亲亲近了,因为他爹说娘怀着妹妹好辛苦,很累的。

    呦呦一手揽着儿子,一手抚摸着隆起的肚子,和和觉得圆溜溜鼓鼓的,忍不住伸手也摸了摸,恰好此时肚子里的孩子翻了个身,不知是小手还是小脚刚好碰到和和的手,惊得他立刻缩回了手,等着大眼睛盯着刚刚手放着的地方。

    呦呦看他张大嘴瞪大眼的十分可爱,忍不住呵呵笑起来了,摸摸他的头告诉他,“妹妹和你打招呼呢,和和要不要跟妹妹打个招呼说句话?”

    和和抬起头来看了眼呦呦迟疑着问:“妹妹能听见?”

    “能。和和想不想说?”

    小和和盯着呦呦的肚子发了一会儿呆,怕在榻上,头靠近呦呦的肚子,一手摸着肚皮一边说:“妹妹妹妹,我是哥哥,你出来哥哥带你出来玩,哥哥给你好吃的给你买花戴,哥哥不嫌弃你丑。”

    听见前几句的时候呦呦还很是欣慰,儿子很棒知道担起做哥哥的责任,然而等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她就哭笑不得了,怎么就丑了,人家还没生出来呀。

    和和没有注意到呦呦的表情,说完了之后还抬起头来十分忧愁地看向呦呦,“娘,以后妹妹太丑找不到婆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