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好在很快,不需她做出下一步反应,他又将绫袜给她穿上,穿上绣鞋,不忘理了理她的裙裾,转过身蹲在她面前。

    “上来吧,我背你回去,路不远,马上就到家了。”

    甜酿连连摆手:“不,不用了,我自己可以。”

    “别逞强,小时候又不是没背过。”他仍背对着她,语气淡淡的,“那时候下雨,你磕伤了膝盖,我也背过你一回。”

    “还是我抱着你走?”他回过头来看她,眼里一派风清月明。

    “我真的可以自己……”

    “我永远把你当亲妹妹对待,如果你愿意的话。”他打断她的话,“快上来。”

    甜酿顺从俯在他宽阔的背上。真奇怪,他也是瘦的,像竹子一样挺拔的身形,为什么会有这样宽广的肩背和胸膛?

    兜兜转转这些年,他居然还在她身边,在她需要的时候,他永远在,这几年她在张家经历过那么多,时至今日,一点一滴能想起的,偏僻都是他的好。

    “大哥哥……”

    嗯?

    “谢谢你。”她将面颊枕在他肩头,由衷感激他,“真的很谢谢你,大哥哥。”

    他微微笑了笑,眉宇间是一点胸有成竹得意。

    作者有话要说:算是平行世界?他们都觉得,如果嫁给张圆,所有的一切都会不一样……

    这种程度的强取豪夺轻松多了,我偏偏放弃了甜宠,选择了hard模式

    不会很长,大概章,喜欢的话,可以攒在一起看

    第129章番外施家有喜

    施老夫人来信,问问施少连的身体,也问问兄妹俩的近况,操心这两人的婚事——近来有媒人上门,替兄妹两人说亲事。

    施少连问她:“祖母在给你相看人家,你想不想再回江都去?”

    “祖母想让我回去,我就回去。”她心内有烦恼,又无可奈何,语气闷闷的。

    “回去再嫁人?听说媒人介绍的那男方,也是个生意人家,年岁三十多,家里还养着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你过去就成了便宜娘,上事舅姑,下事儿孙。”施少连语气微冷。

    “我不想嫁人,再也不想嫁了。”她想起张圆和张家,眼睛便是胀痛酸涩,胸臆如堵。

    “不嫁人,难道在祖母身边守一辈子?”他语气四平八稳,“祖母肯点头?一直养着你?”

    她别过脸,眼眶里蓄满泪水,难道她要在施家留一辈子?祖母又怎么可能留她不嫁?她曾把所有的未来都寄托在张圆身上,可一夕梦碎,她嫁过人,在施家的身份就算是外人……谁能料到,她又成了一株无根的浮萍,不知何去何从。

    施少连默默看着她流泪,柔声劝她,循循善诱:“你既然不想再嫁,那还回江都去做什么?祖母还不知怎么烦你,倒不如安心躲在我这,省的旁人在你耳边唠叨……我吩咐人,把你在江都家里那些喜爱之物都送到金陵来,你就在这家里长住。”

    “我又岂能在哥哥身边呆一辈子呢。”她语气萧条,“哥哥早晚要娶亲,等嫂嫂进门,我也要走的。”

    “娶亲是娶亲,我也不至于连个妹妹都养不起,再者这些八字也没一撇,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施少连捧起茶碗,催她,“你给祖母回信,就留在金陵过日子,以后若是要嫁要如何,一概都兄长做主,请她老人家安心,先把眼下这再嫁的事躲过去再说。”

    甜酿犹犹豫豫被施少连说动,回信先拒了祖母,施老夫人见甜酿不愿回来,又捏着施少连的回信思索半日,信上所言甚得她心,甜酿若能在金陵嫁人,也比留在江都的强——王妙娘的过去总归是污点,吴江的事万不可再抖落出来,害了喜哥儿。

    那就让大孙儿慢慢在金陵寻访,替甜姐儿谋个好未来,他兄妹两人同在金陵也有个扶持。

    榴园的东西整理出不少来,都送去了金陵,甜酿要常住,就不好再凑合,施少连添了几个使唤的婢女,把后院的一处屋子收拾出来好好布置,他在前院书房住了几年,也趁此机会挪进了后院的主屋里,兄妹两人的住所由一条长长的游廊相连,往来方便得很,每日里都能见个面。

    日子逍遥快活,每日无拘无束,大半载光阴也不过转眼而过,兄妹两人相处愈发融洽,渐跟小时候的相处无二,只是各人都拿捏着分寸,不往前多走一步。

    他若当起兄长来,也是正儿八经的兄长,有空闲的时候,常带着甜酿出游闲逛,食肆茶楼,花园山寺,连戏院市井都肯带她光顾一二,偶尔也能遇见施少连相熟的人,人家携妓带美,看甜酿婀娜艳丽,笑起来甜蜜蜜,以为是天香阁新来的花娘,难免多看两眼,也总被施少连挡住,淡声道:“这是家里亲戚,从江都来金陵闲散几日,妹子没见过世面,各位多担待着些。”

    “失礼,失礼。”来人打哈哈。

    甜酿被人盯着,也有些不好意思,脸上火辣辣的,直往施少连身后躲。

    这种时候多了,他倒是有些恼,皱着眉头看着甜酿:“下次见了旁人,不拘男女,你都当视而不见,不许再朝人家笑,只管跟着我就行。”

    “金陵无赖多,自己出门的时候,也要多带着几个人,寸步不离跟着,万不可跟人独处,特别是那些三姑六婆,浮浪青年,要格外警醒些。”

    她微微噘着嘴,闷闷的哦了一声:“知道了。”

    后来他倒是常避着人,带她夜游湖,晓登山,若是去附近的府县办事,也带着她一道出门游历山水,留在家中总归是不放心,只有带在身边才心安。他每日的吃穿行越发挑剔,不是嫌小厮手笨,就是怨旁人不称心,非得累得甜酿劳心劳力,亲力亲为,一度到了亲自下厨,洗手做羹汤的地步。

    也有走得远的地方,施少连要去浮梁谈笔营生,附近恰好有座声名远扬的峻山,山中佛寺道观都灵验,他借着替施老夫人烧香拜佛的由头,带着甜酿一道上路。兄妹两人一道上山去进香,前一宿投靠在山脚下的客栈下,客栈难免简陋,最干净的上房是间两室连通的卧房,一间阔大的厅堂,兄妹两人一人住了一间,留了个婢子睡在厅里伺候茶水。

    第二日天还未亮,施少连带着甜酿,几个家仆背着干粮,在山脚下买了几根登山杖进山。

    甜酿哪里爬过这样的名山大川,穿了女子骑马的窄袖胡服,轻便鹿皮小靴子,头发扎成男子髻,格外的飒爽清透,施少连看着她一身红衣,笑容如初阳,眼波跳跃,也不禁愣了愣。

    羊肠小道又窄又陡,石阶上尽是些地底爬出来晒太阳的虫子,在眼皮子底下密密麻麻蠕动着,甜酿吓得头皮发麻,一边放声尖叫一边往上窜,竟将施少连远远甩在身后。

    “大哥哥,快点,快点。”隔着早晨的白雾,他听见她撕心裂肺的惨叫,“这里好多虫子!”

    他看见那个蹦蹦跳跳的背影,扭头望旁侧云海滚滚,目光又深又远,唇边带着一丝笑:“慢些走,这虫子不咬人。”

    一个时辰后,她已经是面色发红,出了一身热汗,手足绵软,杵着登山杖,不住喘着气。

    “我走不动了。”她咻咻喘气,艳色如桃李云霞,驼着背,嗓子又哑又干,“我实在走不动了。”

    “要回去么?”他折下一柄蒲叶替她扇风,把水递给她,柔声笑道,“我们走了一半的路,已经在半山腰了。”

    甜酿回头看着脚下陡如直线的石阶,腿肚子颤抖,在仰头看着云顶山巅,露出犯难之色。

    他大大方方伸出一只手:“我牵着你慢慢走,若还是走不动,哥哥背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