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那就先等一下吧,等一下你妈妈应该要来厂里搬包谷子。我们帮她搬好包谷子再去吧。”柯师傅的黑脸上有一丝不易觉察的红晕。

    谈天愣了一下,他妈并不是每天都来搬饲料的,玉米饲料的话,四天搬一次,稻谷的话,五天一次,这其中的规律他都没把握好。

    陈赞干脆坐了下来:“你妈妈一会儿要过来,那就先等下呗。”

    柯师傅从床底下扒拉出一个西瓜,舀了点水洗了,放桌上切开:“吃西瓜吧,这是陈赞二叔送过来的,说是落霞镇的红砂瓜,味道很好。”

    这瓜陈赞自然是吃过的,谈天也吃过,也是陈昌盛买回来的,个头不大,但是味道比一般的西瓜要甜不少。

    正吃着瓜,于碧莲果真推着小板车从门口进来了,谈天和陈赞赶紧出去帮忙,柯师傅则拿了一块大西瓜跟了上来。

    谈天从妈妈手里接过板车,往库房推,柯师傅将西瓜递给于碧莲:“于姐,吃片瓜解个渴。”

    于碧莲连忙道谢接过来。

    谈天和陈赞抬着一袋一百多斤重的包谷子放到板车上。柯师傅则将一袋包谷子轻松一扔,就上了肩,然后又轻松一扔,丢到了板车上,仿佛那不是一袋包谷子,而是一袋棉花似的。看得谈天和陈赞两个半大小子汗颜不已。

    装完车,柯师傅又要帮忙送回去,于碧莲连忙制止了,这次有谈天在,就不需要麻烦柯师傅了。

    回后山的路上,陈赞和谈天拉着车在前头走,陈赞小声地对谈天说:“我觉得不错,你觉得呢?”

    谈天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点了点头:“还行。挺实在的一个人,又很喜欢小孩子。”

    “还挺细心的。”陈赞说。

    “那当然,我是谁啊?”

    陈赞啐他:“没说你,我说柯师傅。”

    “嘿嘿,难道我不细心吗?”

    于碧莲跟着后头,没听清两小子在嘀咕什么,便问:“你们两个唧唧咕咕说什么呢?”

    谈天笑着回头对他妈说:“妈,我觉得柯师傅人挺不错的。要不让他给我做后爹吧。”

    于碧莲红了脸,怒道:“你瞎说八道什么呢?”

    谈天一本正经地说:“妈,你真不考虑看看?我觉得柯师傅挺好的,以后我和弟弟都上学了,这鸡饲料还得找个人来搬啊。”

    “你们没放假的时候,他也帮我搬了啊。”于碧莲随口说道。

    谈天笑起来:“是吧,人家都这么积极主动了,你也回应一下呗。”

    于碧莲的脸越发红了,低下头走路,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儿,谈天说:“妈,我觉得你该找个伴了。我们慢慢都大了,过两年,谈阳和谈伟也都毕业出去了,你一个人会寂寞的,找个伴,有人说说话,日子会好过很多。你看我爸他都结婚多少年了,女儿都满地跑了,你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于碧莲看着儿子,眼圈有点红:“我再想想。”

    陈赞跟谈天使了个眼色,有戏。

    陈赞私下里和谈天说:“我让我妈留个心,看时机成熟了,让她去说个媒。他们大人的事不比我们年轻人,得别人推一把才成。等着吧,说不定不用出今年,你就多了个爹了。”

    谈天说:“爹就算了,到时候还是叫叔的好,都这么大年纪了,换个老爸有点尴尬。”

    陈赞嘻嘻笑道:“说的什么傻话,假设你结婚了,你管你老婆的爸不叫爸?”

    谈天变了变脸色:“我才不会结婚。”

    陈赞愣了一下:“我这不是打个比方吗?就算是我爸,你难道不该叫爸?”

    谈天一听,心花怒放,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那我肯定叫,一定叫爸,只要你爸不反对,嘻嘻,嘿嘿!”

    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谈天终于盼来了他想要的大学生活,他在心里呼

    作者有话要说:有香樟树的地方的孩子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们一样的经历,小时候用细竹竿做炮筒,削了家里的筷子当推杆,竹筒两头都塞上香樟籽,然后用筷子一推,就能发出“啵”的声音,还能打人,自制竹筒炮,小时候常用这个来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