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人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又将计划书丰富了一些,然后分别用印,将这份计划书发给了李茂良,让他协调各部门落实。

  做好军备计划之后,刘希森三人又对去年深耕的一件重大事项进行了讨论。

  “五月了啊,毛文龙那边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吧?”

  刘希森问李飞。

  “应该不会,咱们的人早就跟毛文龙接上头了,粮食、药材也卖给了他不少,咱现在是毛文龙最大的粮食供应商,还是不计成本的那种,但至于他信不信咱的,还真的没什么把握。”

  对于改变毛文龙被袁崇焕诱杀这件事,李飞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历史上,东江总兵毛文龙和蓟辽督师袁崇焕素来不和,由于对满清作战方略的不同,两人多次爆发矛盾。

  毛文龙素来跋扈,经常违抗袁崇焕的军令,屡屡上岸挑衅清兵,这让整天上书皇帝推广一路筑城到盛京的袁崇焕大为恼火。

  更为重要的是,毛文龙代表的东江集团和袁崇焕代表的辽东集团,则是朝廷对清政治经济军事资源的竞争者。

  有东江集团在,辽东军事贵族们则无法一口吞下朝廷的全部平辽资源,而且朝廷还能用东江集团来牵制辽东集团。

  所以,于公于私,袁崇焕都有杀毛文龙的理由。

  于是,历史上的崇祯二年六月初五,袁崇焕于东江双岛诱杀毛文龙。

  自此以后,东江四分五裂,满清后方再无牵制,而且东江还为满清贡献了耿尚两个顺义王爷。

  当然,有了临高集团的大明,势必不会再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一幕上演,拯救毛文龙,拯救东江镇的行动,从去年就开始执行。

  此次行动,代号黄雀。

  去年十月,临高派情报处的处长吴刚亲往东江接洽,不仅随船送去了东江亟需的粮食布匹和药品,还带去了刘希森的一封热情洋溢的慰问信。

  在信中,刘希森盛情夸赞了东江为平东掳所做的贡献,特别是毛帅的民族大义让人钦佩,除此之外,还对东江目前的处境表示了关切。

  刘希森在信中指出,对于东江战略地位,刘希森和毛帅意见一致,东江是坚决不能放弃,移镇上岸之举乃是下策,对此他已秘奏圣上,反对移镇。

  另外,随船而来的首批物资全部无偿捐赠东江将士,后期东江如有需要,临高将以平价方式出售各种战备物资。

  而且刘希森还在信中表达了和东江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意愿,为此将坚决保障东江的物资供应。

  毛文龙一开始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临高在哪儿?临高知县刘希森又是干嘛的?这个两榜进士对我东江如此之好不会有什么企图吧?

  面对毛文龙如此多的问号,吴刚一一作了解答,甚至将刘希森和崇祯皇帝亦师亦友的关系都隐晦的表达了。

  毛文龙这才将疑心消释一二。

  这也怨不得毛文龙起疑心,明朝中期以后,武人地位每况愈下,三品武官与七品知县平起平坐的事例不要太多。

  而且进士出身的文官更是对武人避之不及,鲜有文官主动靠拢武官。

  毛文龙看着满船白给的物资,再看看饿得皮包骨头的官兵,尽管仍有疑心,还是将临高的好意收下了。

  由于和袁崇焕不和,东江的粮饷屡被克扣,处境已是困难重重,官兵能顿顿吃饱已是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