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如果说回到家的感觉永远都是那么的温馨、舒适和惬意,那么回到乡下的感觉则是清新、宁静和自由自在,远离了城市的繁华喧嚣和纷乱嘈杂,将与自己有关的无关的通通都抛在脑后,天地多宽广,任我乐逍遥。就是现在,该好好的放松一下自己了……

    我们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也准备好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我骑着自行车搭载着王羽一边四处去游玩,还有去那所小学打球,一边用我的手机拍下了很多照片。我们去那所小学打球的时候学校还在上课,本来学校在上课时间是不准许闲杂人员随意进入的,何况我们是要进去打球影响他们上课呢,但是在我们的一再请求和保证下,那些老师们才勉强允许我们进去打球。

    王羽勉强能够跑动、转身和投篮,就这样也毫不示弱,非要跟我一对一单打。我不想占他优势,便让他三分(我只投三分球)。我们一边打球,一边各自讲述着这几个月来各自的经历,其中也不乏那几场比赛和他受伤时的情形与他受伤后发生的一些事……我们一起回忆过去,享受现在,憧憬未来,好不惬意。

    然而我们一连几天都去那里打球,学校的老师们却有些不乐意了。他们把我们还真当成了一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闲杂人员,对我们冷眼旁观、爱理不理甚至是不屑一顾的。起初的时候我们还热情的邀请他们跟我们一块儿打打球,但他们都只是在场边观看,不敢上场或是不愿上场。我和王羽还暗自得意,以为自去年一战他们输掉以后就不敢和我们打了,现在就连我们这样的二人组合都怕,要是我们那五个全部都到齐的话,那他们是不是连看都不敢看了!

    直到最后,那位曾经教过我的语文老师终于“看不下去了”也“沉不住气了”,便向我们下了“逐客令”。他说,我们两个好好的书不读了学不上了,现在就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到处闲逛;我们不读书也就算了,还天天跑去学校打球影响他们上课,影响那些小学生;他还说什么我们整天就知道跑去打篮球是“玩物丧志”……

    呵!好一个“玩物丧志”!我本来想回应和反驳他,我们并没有玩物丧志,也绝不会玩物丧志!首先,我们没有“玩物”,我们打篮球是一种爱好,是出于对篮球运动的热爱,篮球寄托着我们的梦想和我们的希望,打球——我们一起好好的打球也是我们的梦想和希望,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为了玩、为了享乐,所以,我们没有“玩物”;其次,我们更没有“丧志”,我们同样还有梦想,同样还有希望,我们同样还有憧憬和向往着的美好明天,也许,我们还有更高的梦想,我们还有更大的希望,我们还有更好的明天呢!难道说只是因为我们现在不读书了不上学了就要被全盘否定么?难道说只是因为我们不读书了我们就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希望也没有了美好的明天么?难道说只是因为我们不读书了就要被认定是胸无大志了么?

    可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回应和反驳他,我们只是悻悻地离开了。我不想与人争论,何况这人还曾经是我的老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出于对他的尊重我不想反驳他的观点,反正他都已经那么认为了,就随他怎么想随他怎么说吧!只不过,总有一天,我会证明给他看的!我发誓!……

    后来,亲身经历的现实证明了一个简单而又绝对的道理: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大有文化”的老师——教书育人、受人尊敬的“先生”都那么认为,那十里八乡普遍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没什么文化的乡亲们就更不用说了!

    我和王羽在家里的那些日子,总能感受到周围的那些人都在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打量和审视着我们,走在村子里甚至那些人还会在我们身后指指点点的说闲言碎语,或者干脆就直接对我们冷嘲热讽。他们无非是认为我们不好好读书,读到一半就半途而废了,是“没出息的家伙”;不读书也就罢了,还赖在家里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是“啃老”的更没出息的家伙;再加上“文化人士”一句很有“文化”的“玩物丧志”的评价——我们两个家伙这辈子算是彻底的玩完了,就这样儿了,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了!——在他们眼里。

    我们对那些倒是毫不在意,也不予理会,只把那些当作是他们的一般见识,我们是不会跟他们一般见识的。只是,我们不能再去那所学校打球,没有了球场,我们想要打球该怎么办呢?其实场地倒是有,可关键就是没有篮球架,也就没有篮板篮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