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钱敬,太祖赵匡胤时期九岁入宫,十九岁为太子赵恒身边第一大太监,官拜中书舍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身边聚拢的人物增多,他总有一种恍惚的错觉,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或者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有时宫廷之事想的太多,还不如什么都不想,还不如尽人事听天命的好

    在倒辛缘博案中,他一直是秉持这种思想

    辛缘博,那就是个老学究,装个腔做个势还行,但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官员举荐抬举

    满朝大臣都读圣贤书读傻了吗?在皇帝赵光义身边时,宋太宗不止一次在太子赵恒面前对礼部尚书有微词

    赵恒当时,对父亲赵光义对这个礼部尚书如此光火,此也只有一笑置之

    如今,礼部因为侍郎顾君初有越矩代庖之嫌,整个礼部联名上书,对一个副手,口诛笔伐到无以复加程度,赵光义看不下去,就是新任皇帝赵恒也看不下去

    这才有就工作论工作,甚至就坡下驴,将辛缘博一撸到底,而且顺带脚,连辛党在朝中势力全部铲除

    是太子的意,还是宋太宗的意?钱敬不敢想,只是按照皇帝赵恒的意思,将辛党在朝中势力列了个清单,从礼部到六部,此次倒侍郎顾君初案,与辛缘博有关系者共十一人

    蔡元朗排名第十

    当钱敬将名单递交给新任皇帝赵恒时候,赵恒看到蔡元朗名字出现在裁撤名单上,心中还是颇有所动

    毕竟蔡元朗此人,曾经是哥哥赵元佐超级伴读书童,自己曾经在宫中不止一次见到过他,蔡元朗给赵恒印象,那是个对赵元佐挺认真负责的一个不是太监的太监

    回想此人以武状元身份入宫,做太子伴读,有时赵恒想想,也挺搞笑的

    本来赵恒只当蔡元朗一个不是太监的太监看,就当他是个玩笑,哪知道,蔡元朗下放边北,连续多年辽国不敢犯疆,这才知道,满身怨气,一脸不服不忿的武状元真不是一般人

    在宫中的时候,自己错看了此人

    当看到倒台名单有蔡元朗这个名字的时候,赵恒还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拿着秉笔太监钱敬递上来的裁撤官员奏疏,咨询老师李沆,道,老师,辛党案犯共十一人,分别在六部,此人名叫蔡元朗,曾经侍奉过前太子赵元佐,后调出京城在边北放养,工作算是出类拔萃,戍边时期,因为此人,辽国多年不敢犯边,在此次裁撤名单,可否将此人省略?

    李沆闻言,看了看钱敬递上来的奏疏,蔡元朗他听说过,当初闹了那么大个笑话的武状元,不可能不知道,后来,又因此人,边北多年没有发生战事,但是辛党之案自太宗就已经痛恨至极,蔡元朗又在此次联名倒顾君初案中签过名,不可能不将此人裁撤,遂对宋真宗道,皇帝陛下,此人身负大才,若为我用,定是朝中栋梁,国之基石,但是你和赵元佐放在一起,你认为,此人会对你亲近一点还是对江陵牧好一点?

    宋真宗一听,明白八九分,于是在裁撤名单中大笔一勾,蔡元朗光荣劳改

    当看到蔡元朗也在此次劳改下岗名单中,许多宫人都扼腕惋惜,蔡元朗与他们也算熟识过,为人义气,忠肝义胆,只是这次宫斗站错了队伍,居然就劳改了,很多宫人不耻

    这当中就有钱敬,在慨叹君无情义同时,也在慨叹,自己将来会不会也有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