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虽然江东失陷后,自己将变得非常被动,可曹操犹豫再三,还是不准备派兵救援,因为他不确定这是不是马应的调虎离山之计。若在梁国派兵救援孙吴之时,马应又派遣一支大军从南阳郡直插豫州腹地,那梁国将变得岌岌可危!

    这并非耸人听闻,以马应现在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同时攻打梁国和吴国。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敢冒险。

    ……

    “主公,这就是第三代武威火炮,炮身长一丈四尺(3米左右),口径五寸(110毫米左右),重七十石(2.1吨左右)。炮身的重心处两侧设有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还可以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同时炮口上方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马钧为马应介绍道。

    马钧不仅是匠作大监,而且还是火器局的主事,隶属于少府。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然将火炮给研制了出来。毕竟,冶炼技术发展起来以后,制造火炮基本上不会遇到什么难点,更不要说马应固化记忆后,还将未来的不少知识给带了过来。

    最开始制造的火炮乃是铜炮,也就是第一代武威火炮。可随着冶炼技术和炼钢技术的发展,到了现在,制造所用的主要材料已经换成了钢。如此,不仅成本降低了一大截,而且也有了量产的可能。

    至于制造火药所需要的硝石,暂时不需要收刮厕所什么的,马应在蜀州挖出了许多天然硝洞,足以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亲眼观看了一下第三代武威火炮的试射,马应很是满意,估计威力已经不比明清时代的红衣大炮差多少了。

    除了火炮之外,火铳也生产了一些,只不过暂时只能制造火绳枪,至于更先进的燧发枪,还在研究之中。

    “憋了这么久的科技,也不知道它们能不能在战场上给我带来惊喜。”马应喃喃自语。

    此次攻打孙坚和曹操,每支大军之中都有少许火炮兵和火铳兵。火铳兵他倒不是很在意,并不指望他们发挥太大的作用,之所以将他们派上战场,也只不过是想要看看效果而已。真正被他重视乃是火炮兵,第三代武威火炮绝对是攻城拔寨的利器,说不定能够直接将城墙给轰塌!

    原本他还想要设计一些适合安置在战船上的火炮,以增加水师和海军的战斗力。可随后却发现,一般的船只都搭载不了这样的利器,也就楼船这样的大型船只才能少量搭载。

    楼船因为重心不稳的缘故,只适合在内河和沿海航行,打打内战还行,根本无法进入深海。为此,马应不得不命人研发新的船只。为此,他还将自己记忆中的三桅帆船和福船给画了出来,好让船舶工匠作为参考。

    相比于这些,最受马应重视的其实还是蒸汽机。只是这东西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至少到目前为止,凉国依旧没有将它制造出来,甚至还有许多技术难题没有攻克。

    不过马应也不着急,一来这东西过早出现,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二来,将火器研制出来以后,凉国已经可以吊打其他国家了,不需要再放出蒸汽机这样的大招,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