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数日后,太子检举内务府里外勾结贪赃受贿,纵容皇商哄抬市价的折子,被放到了乾清宫的御案上。

    隔天早朝,涉案官员当庭被捕,皇帝钦点太子为主审,并吏部、刑部及都察院共同审理,另派钦差前往各地抓捕涉案皇商进京受审。

    此事震荡极大,迅速传遍京城上下,宁寿宫中六宫前来请安时,太后就听说了这件事,一脸迷茫地问众人:“到底出了什么大事,内务府怎么抓了好几个?”

    宜妃将众人看了一眼,便冲德妃说道:“这阵子四阿哥三天两头往毓庆宫跑,必然是知道些什么,姐姐,胤?没跟您说吗?”

    德妃从容应道:“好些日子没见他了,至于他去毓庆宫,必然是太子教导他一些功课,或是朝堂里的学问,不嫌弃他笨罢了。”

    宜妃却嗤地一笑:“太子这样大方好心,怎么不教教我家胤祺,胤祺当差也辛苦得很呢。”

    太后出言:“既然知道孩子辛苦,何必再让他东奔西跑的,胤祺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

    宜妃虽不服气,但不敢和太后顶嘴,只能气哼哼地别过脸,却是此刻,派去打听的小太监回来了。

    高娃嬷嬷听罢,便向太后与娘娘们解释道:“说是内务府勾结皇商,虚抬炭价,本是做阴阳账本贪没银款,谁知外头当了真,引得全国炭价猛涨,惹来咱们太子的怀疑。一查一问,果然,对不上的银款能有数十万两,这几年内宫缩减用度,全进了他们的口袋,堂堂内务府成了他们的家私,真真胆大包天。”

    宜妃立时来了劲头,连声啧啧:“惠姐姐,得亏明珠大人退下了,不然今天也要从乾清门下被脱了官袍押入大牢吗?”

    殿中隐隐有笑声,不知是笑宜妃的幸灾乐祸,还是惠妃的尴尬窘迫,但很快就静下来,到底这二位都不好开罪。

    惠妃心里有火,面上照旧稳重,冷声道:“明珠做内务府总管,都多少年前的事了,也值得妹妹惦记?”

    宜妃道:“我惦记明珠做什么,他又不是我的亲戚,可他是姐姐的亲戚,我就想啊,别把咱们大阿哥也牵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