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个人甚么样的秉性,日子久了,自然就看出来了。

    云氏家三个儿子,老三是地地道道的农家人,只要吃饱穿暖就行,性子老实,没有花花肠子。

    老四人狠,眼里只看得到他娘。

    老五心思最重,想的最多,自认也背负的最多。

    越是这样的人,下场考试越容易失利。

    他给他找到这位先生,是yín浸朝堂多年退下来的学士,性子洒脱跳跃,来教老五再合适不过。

    老大、老二:谁说我娘只有三个孩子的?我们不是人?

    若娘对于张景彦的安排自然没有二话,让老五多接触一些心思纯净的人,是好事。

    军中的老大粗,挺适合他。

    翻地,施肥,沤肥,样样活计都不轻省。

    若娘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拌种浸种已能得心应手。

    但因为稻种中加了砒霜,家中又有孩子,她就将东西都放在阁楼上。

    整个过程,谁也不许去她的房间。

    老三老四老五听说娘要用这种东西,急的天天在楼下打转。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过了两天,看娘没甚事,才渐渐放下心来。

    若娘自己也是提着一口气,整个过程全是用竹子搅拌完成的。

    于是,别人都在家避暑纳凉的八月初,张家村的人忙乎得饭都快顾不上吃了。

    老四清晨要去跟村里的人学武,早上去村学,下晌翻地。

    老五过了两天也安排去了郡城,半旬才回来一次。

    等翻完了地,老四开始跟着村里人去山里打猎,十来个人一群,有时候还能打到熊瞎子。

    等稻种全部撒下了地,等着发芽时,沤皮毛的坑里已经有了一半多的动物杂物了。

    旁边的一个坑里沤的黑豆,混了粪水,已经臭气熏天。

    若娘让大家一起挑了,浇到地里。

    五十亩地全部浇下来,两个坑里的肥基本全用完了。

    村里干活的人,靠着打猎剩下的这些肉,也不觉得日子苦,干活可得劲了。

    再加上将军已经说过了,这些粮食要是长得好,他就全部运到上谷关去给那边的兵蛋子吃。筆趣庫

    挨过饿的人,干活更起劲了。

    若娘每次看到这些,总会想起许家村的那群人。

    那些整天唉声叹气生活困苦的人,真应该去边关看看。

    ......

    天气炎热,凉粉买卖做的极好。

    长史每日都出城过来拿做好的凉粉,他现在再也不说云氏败家了!

    凉粉,云氏按照三文钱一碗的价钱卖给他,他自己运到城里去卖,卖多少她都不管。

    才半个月下来,云氏挣了十两银子,他转手卖也挣了十两银子。

    要知道,这可是无本的买卖!

    后面果子不够,都是他派人去各个山头找到的。

    若娘看长史每次过来笑眯眯的模样,就忍住了想提醒他的冲动。

    郡城里没有不透风的墙。

    日子久了凉粉果子肯定瞒不了。

    八月底,五十亩水田都灌满了水,若娘安排人开始起秧苗,往田里运。

    会插秧的只有她的几个儿子。

    于是大家就先集中在了一块地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