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几个月未见,已经是大老虎的模样了。

    “现在回家正门都不走了?”

    云若看了眼院墙,一人多高的墙,在它面前跟个低门槛似的。

    刚将人放下,虎崽子就往她身上扑,张景彦伸手拍了下它脑袋。

    “安静点。”

    “吼...”你能动,我小老虎就不能动了?

    “娘,您看这个好没好?”老四抓着一把高粱过来。

    云若也没酿过酒,只能先试。

    老三和南旭一起,去州府卖酒的人家买酒曲去了。

    “上锅蒸吧。”

    “老五,今年稻子收了多少?”

    “五十二石。”

    “生姜八千斤,红薯两万斤,油菜籽一千两百斤,大豆六百斤。”

    “冬小麦种了十亩地。”

    “山上开了小半片,地契已经向里正买下来了。”

    “另外的,圈了一块地种了些果树。”

    老五回屋,拿了一个账本出来。

    云若翻了翻。

    “生姜卖了三十文一斤?”

    卖了两千斤,就是六十两。

    菜籽榨油,卖了十斤,得了三两银子。

    红薯每家都过来买了点,算的两个铜板一斤。

    卖了五千斤,十两银子。

    山地不值钱,但也落了红契,划了八十亩,花了五十两银子。

    账上还剩下二十三两银子。

    全在云若手中了。

    “辛苦你们了。”

    老五摇了摇头,最辛苦的人此时还躺着起不了身呢。

    张景彦站在云若的身后,自然也看到了账面。

    “生姜这么多,你们也用不完,卖我四千斤。”

    “红薯一万斤,稻子二十石。”

    “这是二百两银票。”

    张景彦直接将银票塞在了她手中。

    云若仰头看了他一眼,对着老五点了点头。

    原本以为老五不愿理这些“俗事”,不想竟打理的井井有条。

    “村学里如何?”

    “有五个能沉下心读书练功。”其他的混个识字就行了。

    “一个村能有五个很不错了。”

    “是。”

    老五心里也明白。

    搬了个小凳子坐在云若的旁边,手里也拿着本书在看。

    两人偶尔答几句话,张景彦看这样,就准备去找石英看看地。

    “咦,等一下,将军。”

    云若将手里的那本书翻过来看了看封面。

    没有任何的字迹。

    “将军,这本书哪里来的?”

    张景彦接过翻了几页,摇了摇头。

    “您仔细看看。”

    “黄泥,甘草...是城墙用材。”

    黄泥水搅拌,加入甘草碎渣,用来打土坯晾干成砖,砌墙。

    “往后翻几页。”

    “以牡蛎壳或蛤壳烧过,积成堆,泼以水,即烟炽渐成灰,用以砌最坚。”

    “将军,上谷关的城墙或许可以加固一下了。”

    “嗯,好。”

    “您不是要在这里建屋子吗?不妨试试。”

    张景彦听了这话,猛地抬头看她。

    一向面无表情的脸上,难得有了几分波动。

    “好。”

    这一声应的比旁的时候声音都大,老四老五他们抬头看了一眼,又默契地低下了头。

    “院子里蒸酒地方总归小了点,可以划大一点,建个作坊,分工序请村里人帮忙,会快很多。”

    云若想了想,酒精提取,浓香一点的也可以卖出去。

    嗜酒的人,对这个应该是抗拒不了的。

    将悦家村的人都用起来,光靠种地能挣得银子到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