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元庆作为工作小组组长,迅速开始整理常溪县的乱象。虽然他只有建议权,很多事情都是要通过干部大会来决定。但是他的建议权分量,自然是不一样的。

    张元庆大刀阔斧,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其实他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在这里坐镇,那么也能让这个地方稳定下来。

    但是张元庆也不是那种人,他是真心想要为常溪县做点事。经过前期的了解,张元庆将原本的大营商考核做了进一步的细化,然后又对重点岗位进行谈话。

    特别是一些被错误处分的,都经过进一步认定之后,将处分拿走了。也有一些干部确实犯错的,都被重点约谈。

    张元庆坚持一条底线,那就是没有犯大错的话,只要积极主动退出非法所得,那么都能够从轻发落。这也迅速整顿了常溪县的风气。

    在解决完干部问题之后,张元庆又前往各个大企业进行调研,稳定这些企业家的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昔日张元庆引进的中药材提炼厂,现在规模早已破亿,老板书晖已经是常溪县首屈一指的企业家。

    现在他们成立了一个企业家协会,书晖就是会长。

    书晖早就得知张元庆回到常溪县,一直想要来拜访,都被拒绝了。

    直到调查组变成了工作小组,书晖立刻抓住机会,带他与各个企业家打交道。有了这个中间人,再加上张元庆的名声在外,企业家纷纷表达了对常溪县发展的信心。

    十天的时间,张元庆带着工作组东奔西走,常溪县面貌焕然一新。这令跟着张元庆后面的齐峰、钱子豪、冯程等人大开眼界,真正见识了这位组长的独特魅力。

    体制内有很多人,有鲍勇这样几乎可以称为算无遗漏的妖孽,有朱华诚那样刚正不阿敢于搏命的清正之人,有碌碌无为者、有随波逐流者。不过更有一种,就是张元庆这样的。

    你说计谋,他懂却不精。你说圆滑,他知道却不做。你说厚黑,他不屑一顾。他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苦干实干,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信任。

    究竟哪条路才是康庄大道,已经不言而喻了。

    其实张元庆这种整顿行为,上级也未必认可,已经有点越俎代庖了。所以在他整顿期间,关于常溪县一把手、二把手任命,迅速确定了下来。

    马青源这个鸿为县万年老二,终于有机会调到了常溪县担任一把手。此次人选,省委组织部部长徐前进还特意打电话给张元庆询问情况。

    毕竟常溪县前几任一把手,都这个结果,后面可不能再乱了。徐前进综合考虑,还是询问了张元庆的意见。

    这要是说出去,相信也是震碎了别人的三观。张元庆一个正处级,竟然能够提议一个县的一把手。哪怕就是在这上面一句发言,那也是了不得的。

    张元庆也是考虑多方想法,推荐了马青源。因为马青源经过这几年的历练,现如今已具备担任一把手的资格了。

    而且马青源很稳,综合能力也比较完善。特别是马青源擅长“吏治”,在他管理期间,鸿为县各项费用控制良好,各方面刺头也不敢冒刺。

    由他来主导常溪县的发展,肯定能够将这里的乱象消除,让常溪县迎来更好的发展。

    马青源通过冯毅斐知道这件事,也是感慨不已。没想到自己担任一把手,还是靠张元庆这个小兄弟帮忙。

    不仅他到了常溪县,张元庆询问了冯毅斐的意见,让方秋也成功下来,到常溪县担任常委副县长,直接进了班子。等于这一步,省去了方秋几年的努力。

    据说方秋上任之前,还跑去殡仪馆调研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至于原常委副县长俞红丰,被推荐为县长候选人。这也是他这几年坚持原则的收获,可以说俞红丰虽然中规中矩,但是做事原则性还是很强的。

    当年彭泰来就想要重用他,不过被张元庆压一头。后来鲍勇对他也很看重,让他从副县长到常委副县长,也是看重了他这一点。

    任何一个地方,干实事的人,还是会赢得尊重的。

    张元庆选择他,也是让常溪县广大干部安心。否则一二把手都是空降,会挫伤本地干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