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939年5月21日星期天

    晚上六点,黄浦路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

    礼查饭店三代

    1846年,英籍侨民彼得·菲利克斯·礼查在洋泾浜旁今金陵东路上开设了上海第一家西式旅馆——礼查饭店。

    饭店是一座东印度风格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经营有方,收益非常可观。

    (题外话:金陵东路后期属于法租界,不过礼查饭店开设时上海还没有法租界。

    1849年1月,法国商人雷米与上海道台签署地契,获得1500平方米的土地,这是法侨在上海获得的第一块“永租”土地合同,随后逐步形成后期的法租界。)

    1856年,威尔斯木桥(外白渡桥的前身)建成,礼查在苏州河北岸黄浦江边以极低的价格购地后建造了一幢二层楼外廊式西式饭店——礼查饭店二代。

    礼查饭店二代

    由于饭店位置偏僻,交通不便,1860年礼查将饭店转让给英国人史密斯。

    1906年,为配合工部局修建外白渡桥钢桥,礼查饭店在原址移动三十米,修建五层高砖木结构的礼查饭店(今金山大楼)。

    1910年,为了与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别苗头,礼查饭店又在前面建造了一幢更加豪华的六层大楼。

    1917年礼查饭店又对黄浦路楼,大名路楼,金山路楼加建,1918年3月全部完工后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1937年淞沪会战后,由于虹口被日本人控制,西方侨民迁进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礼查饭店失去客源被迫转让给日本人深水孝经营。

    抗战胜利后,礼查饭店重新回到英国人手中。

    1954年饭店由上海市政府接管。

    1959年更名为浦江饭店。

    1990年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浦江饭店孔雀厅挂牌成立。

    孔雀厅

    周冬凛是前一天收到傅筱庵找人送来的邀请函。

    邀请函上只写了是上海市政府举办的招待酒会,周冬凛也没多想便欣然赴约。

    进了礼查饭店的孔雀厅,他见到了国民党上海党部的几人,一番对话后了解到这个招待酒会是傅筱庵特地为汪精卫办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预祝汪精卫去日本与日方谈判一切顺利以及新政府能够顺利组建完成。

    所以邀请来的嘉宾多数是新政府将来的骨干。

    正当周冬凛对汪精卫受了重伤能否出席酒会起疑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孔雀厅门口。

    他拿着自己的红酒杯迎了过去,半路上从旁边服务生的托盘里又拿起一杯红酒递给对方:

    “宗先生,好久不见。”

    来人正是周夏芷的初恋宗逸君。

    宗逸君接过红酒杯与周冬凛碰了一下:

    “你好,周处长,好久不见。”

    “看样子宗先生已经见过汪先生了。”

    “是,托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引荐已经拜访过汪主席了。”

    “哦,看宗先生满面春风的样子应该是有一个好结果吧,我大姐可是一直在关注宗先生的前程。”

    宗逸君面露微笑:

    “托周处长和夏芷的福,汪主席承诺我新政府成立后让我进立法院任副院长,辅佐陈公博院长起草新政府的所有法律文件。”

    “那我就先预祝宗先生在新政府里大展宏图,展翅高飞。”

    “谢谢周处长,将来我这里可需要周处长多多支持啊。”

    “好说好说。”

    两人说着又碰了一下杯,各自将杯子送到嘴边喝了一口。

    周冬凛嘴里的酒还没来得及咽下,听到有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