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不是一口大锅,而是九龙莲花鬼首鼎!这种鼎相传是广西苗疆一位炼蛊名家所制造。使用时,鼎内放入苗疆秘传的草药,再配以蜘蛛、蜈蚣、蝎子、蝙蝠、蛇、蚂蚁、尸虫等九十九种炼蛊之虫,合满月之露,无根雨,纯阴女子之血,产妇羊水,各种异果的浆液,用以练出摄魂湿气。而至于摄魂湿气的用处,我却不知道了。

    而此时情景,我联想到井中怪物,难道这种湿气是为了饲养那只怪物的?我随即又想到一点,或许是为了把他吸引出来?

    “想不到孟族长村中竟然有传说中的九龙莲花鬼首鼎?”月饼仔细观察着那口鼎上的弯月标记,又抬头看着正屋房梁上的弯月标记,显然心思已经被和他胸前挂坠一模一样的两个标记所吸引。

    孟先铎丝毫不感到惊讶:“月贤侄果然博学,连这口鼎都知道。请随老夫进内堂一叙。”说话间孟先铎并未停步,而是边和办喜宴的众人打着招呼,边往屋内走去。

    我和月饼紧随在孟先铎身后,忙碌的村民自觉地给我们俩让出条路,屋内的大桌上摆着一个大盆,碗筷齐全,却没有新娘的踪迹。

    我特别注意了那面贴着喜字的白墙,白莹莹的墙面反映着红晃晃的灯光,丝毫看不出尸油融成的人形痕迹。

    我想到这面白墙里面也许就排列着无数个干枯的人尸,不由刻意的躲了几步。

    孟先铎掀开旁屋的红色喜帘,闪身进去。我看月饼没有丝毫犹豫,也紧跟着走了进去。

    突然,我觉得背后有几道寒芒,刺得我脊梁上寒毛直竖。回头看去,只见新郎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大桌对面,一脸怨毒的狠狠瞪着我。而忙碌的人群中有道人影一闪,那个中年美妇用同样的目光瞪着我,转又消失于屋外。

    我听到侧屋里面传来一阵“吱吱嘎嘎”的齿轮摩擦声,来不及多想,转进侧屋,看到孟先铎将侧屋墙上一架插着蜡烛的青铜灯托扳向一侧,侧屋的一面放置瓶瓶罐罐的橱子向墙内转去,闪出一道暗门。

    “两位贤侄放心,老夫并无恶意。”孟先铎从灯托上取下一枚蜡烛,举在手中,语气诚恳道,“能在盛举之日遇到两位贤侄,实属本村之福。也许本村困扰千年的诅咒,今日终于得解。”

    孟先铎说话这番话,走入屋内,只见烛光从屋里亮起。随着暗室灯光亮起,月饼正要走进去,却突然愣在了门口。

    我急忙赶上,随着月饼的目光,我看到了让我不敢相信的一幕!

    这间暗室不同于普通方方正正的暗室,而是呈圆形。在圆形的墙壁上,镌刻着一幅幅巨大的石画,在暗室门所对的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太阳和月亮的红色标记。标记两旁,是无数条恶鬼围绕,由于雕工太过高超,这些恶鬼就像活的一般,看上去异常触目惊心!

    而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暗室正中央,有一个和月饼挂坠一模一样的弯月形水晶棺材!

    里头陈放着一具木乃伊般的女子尸体。那具尸体身着红色盛装,只有头部露在外面。枯萎的皮肤呈土黄色,皮肤下已经没有血肉,凹陷的眼眶里面有两个像霉烂的黑枣一样的眼球,嘴边的皮肤已经萎缩,露出两排歪歪斜斜的暗褐色牙齿,一截黑木头般的舌头几乎缩至喉咙。但是奇怪的是,这个尸体的头发却乌黑油亮,如丝绸般顺滑,显示着生命的勃勃生机。

    而随着灯光渐亮,女尸在棺材内似乎动了动。我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不由又向前走了两步,没错!那具女尸缓缓从袖子里探出了黑枯的双手,长长的指甲上竟涂抹着殷红色的研制。

    孟先铎此时正在把暗室内青铜灯托上面的蜡烛挨个点燃,暗室愈发明亮。我身后传来“哐当”一声,暗门飞速的猛然闭合!

    我心中一慌,跑到暗门的位置,抓着墙缝想把暗门扳开,心中又埋怨着月饼太想了解这弯月标记,竟然就这么跟着孟先铎进了这个屋子。孟先铎虽然我们不知底细,不过我和月饼虽然现在没有什么灵力,但是收拾他还是没什么问题。难就难在那具棺材里的女尸,看这架势是要诈尸!我实在没有把握和月饼能对付得了她。

    月饼却没有我那样慌乱,仔细观察着棺材中的女尸:“孟先生,看服饰这女尸似乎是?”

    “贤侄果然聪明。”孟先铎把最后一根蜡烛点燃,擦了擦手,“这就是小女素素!”

    素素?那个新娘?

    “这就是我们村千年的诅咒!这一千多年来,我们承受着世人所根本了解的痛苦!”孟先铎声音猛然提高,在烛火闪烁的中,他的脸忽明忽暗,显得阴森恐怖,我发现他在说话时竟然有了表情!

    这表情中,透着愤怒、哀伤、怨恨,还有一丝希望!

    “在中国历朝历代里,有一个朝代很特殊。”孟先铎语气变得渐渐平静起来,“小女素素还有一个时辰就可恢复肉身。两位贤侄如若有雅兴,在这段时间可否听老夫一叙?”

    月饼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我虽然觉得此事处处透着诡谲,但是在这暗室里,门又打不开,孟先铎似乎有没有什么恶意,可能只是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这件事情,便也没有反对。只是看着新娘素素的干尸慢慢变得有了血色,皮肤也开始有光泽,心里总是不太舒服。

    “不知两位贤侄对中国历史可有研究。”孟先铎见我们没有什么意见,接着说道,“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起义中,无不是由北打向南,由西打向东才能取得胜利。这种情况一是因为西部北部民风彪悍,体格较东南两部胜出许多,二是因为中国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这两地起义顺应大势,实乃天时地利人和。”

    “唯独有一个朝代,却逆天而行,由南至北统一全国。且开国皇帝不似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或拥兵自重,或为一方富绅豪强,而只是区区一介落魄和尚。”

    听到这里,我心里醒悟,孟先铎所说的是明朝!那个和尚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月饼微微一笑:“这个和尚确实天纵英才,顺应民势,在乱世揭竿而起,几经大挫,却越挫越勇,历尽磨难,终于开创大明三百年盛世。确实是万中无一的豪杰。”

    孟先铎眼中闪过一抹嘲讽的神色:“这当然也与元朝异族统治中原,被中原奢华之气所侵蚀,消磨了远征亚欧之霸气。后又强制把国人分为四等,激化矛盾。再加上苛捐杂税,官吏腐败,导致民不聊生有关。但这个和尚全在乱世诸多豪强中,兵力战力均为最弱,却能在短短几十年期间一统中原,其间奥妙不可不好好玩味。”

    孟先铎这番话倒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便耐着性子继续听他说。

    “你们知不知道有一个古老的教派。这个教派被称作牟尼教或摩尼教,源于波斯萨珊王朝,后来传入了中原,并在短时间内聚集起了大批信徒。而当年抗元的主力,几乎都打着这个教派的旗号,尤其是朱元璋,更是这个教派中原分教的一员!”

    听到这里,我和月饼异口同声道:“明教?”

    孟先铎微微颔首:“不错!就是明教!所以朱元璋开国后把国号由吴改为明,也是为了安抚起义的明教教徒。”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不由插口道:“后来朱元璋开国后,大肆诛杀功臣,为历史上所有开国皇帝之最,是否也与这个有关。”

    孟先铎脸上突现怨毒的神色,愤恨道:“当时明朝开国功勋几乎全属于明教信徒。而朱元璋这个贼子,窃得国位之后,深感明教势大,在全国剿杀明教信徒,可怜那些开国名将也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