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抽着空为将来未雨绸缪了一会,冼耀文又把注意力放到当下。

    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让工厂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人工这一块有郑致平管着,一直有条不紊,他需要操心的是原材料供应商和设计版型方面的事情。

    就说衬衣,别看它各种款式大同小异,仿佛非常简单,但其实非常吃设计,而衬衣之特点,通常会由领子来体现。

    冼耀文对衬衣领子没什么研究,倒是见过和穿过不少领子不同的衬衣,叫上设计师徐乐平,喊上制版师老温、高佬林,四个人凑到外面的空地上,或叼雪茄,或叼烟。

    冼耀文在黑板上画出领子的草图,然后徐乐平按他的草图画出精美的图形,老温和高佬林一阵讨论,指出衣领在哪部西片里见过或直接说出名字,又或者一无所知。

    一张张图出来,一个个领子被总结归类。

    当下比较流行的英式温莎领;小众的伊顿领;曾经风靡过,现在有点过时的可拆卸领;有纽扣可以固定衣领的暗扣领;佩戴领针进行固定的针孔领;还有饰耳领、片领、立领、翼领,在南美地区比较流行的古巴领,以及被钢铁侠霍华德·休斯穿出一点名气,一出场容易被打上花花公子标签的异色领。

    讨论、意见不一、争执、求同存异,老温凭借他的巧手,用裁衣剪把一个又一个领子剪出来,有了实物,继续讨论塑形的问题,该软还是硬,要不要加厚、熨烫定型,能不能洗或洗过几次领子的塑形就无法保持,等等。

    讨论完塑形,又讨论搭配,衬衣在夏天和小半个秋天可以唱独角戏,其他时间都要和西服孟不离焦,衬衣的设计自然要考虑与西服的搭配,要完美契合,不能喧宾夺主,所以,话题很快又跑到西服上。

    从下午两点,讨论到巴士开走,天色暗淡,四个人转移阵地,去食堂边吃边讨论……

    直到八点,讨论才暂停,冼耀文开车把人一个个送回去。

    回家的路上,在脑子里微调了买车的计划,不能等到工厂正式开业才买,必须提前。

    第二天,冼耀文大出血,花了五万一一口气订下三辆福特1949,两辆作为工厂高层出行与接待客户用车,一辆准备用来奖励郑月英。

    捎带着,下了一个订购福特F1皮卡的新订单,这个车没现货,得等着车行从美国运过来。

    他对等表示无所谓,别说皮卡,三辆轿车也没打算马上提,得等钟林把司机招到位,才会来把车子提走。

    离开车行后,冼耀文还跑了一趟政府印务局,咨询招标事宜。

    港英政府有一份官方发行的英文报纸《香港宪报》,香港所有条例及附属法例都要在宪报刊登(刊宪)才能生效,由此可见其权威。

    不仅如此,宪报上还会刊登政府招标采购、填海造楼、土地拍卖、行政公告等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蕴含着许多商机,只要抓住一个,根本不用发愁赚不到钱。

    只不过商机基本有门槛,冼耀文看了两个多月的宪报,从中发现了三个商机,但都不是现在的他可以觊觎的,只能坐视机会从指缝间溜走。

    商机暂时捞不到,捡点破烂还是行的,这不,本来厂里还需要配置两三辆卡车,但他从昨天的宪报上看到警队有一批旧装备需要拍卖,其中就包括冲锋队大型卡车、三轮摩托以及水警的森姆帝国警轮一号,正好,他可以拍下卡车和警轮,陆运和水运齐活了。

    上午围绕着交通工具打转,下午回厂里继续讨论领子,和昨天一样,大有挑灯夜战的架势,只不过到了下班时间,他直接宣布讨论暂停,不能再讨论了,他晚上还有其他事。

    傍晚六点半。

    还是金巴伦道附近,确切地说是位于窝打老道上的雀笼友,冼耀文到的时候,黄祖强还没到,肚子饿了,他点了吃的,边吃边等。

    离约定的时间过去十分钟,吃食已经吃掉大半,脚步轻浮,看着虚弱无力的黄祖强才坐到冼耀文的对面,等他嘴里说抱歉时,冼耀文在他脸上扫了两眼,眉角含笑,嘴角带yín,身上还有一股脂粉味。

    放下筷子,用手绢抹了抹嘴,冼耀文揶揄道:“我猜你迟到的原因肯定是为了工作,而且是本着为读者服务的态度,在刊登大众点评的鸡妹之前,亲自去鸡档实地走访,而且豁出命去,用你的老身子骨亲自试马,我说的对吧?”

    黄祖强被冼耀文说得老脸一红,嘴里支支吾吾地说道:“今天下午红衣大炮的老板带着几个人跑到报社,在我桌子上扔了一沓钱,非要在十三幺上登他的广告,一开始我不肯,他就威胁要烧报社,我只好和他周旋……”

    冼耀文摆了摆手,“行行行,行了,我不是你老婆,不用编理由给我听,你还是好好考虑编个什么理由搪塞你老婆好了,嗱,别说我不体恤你,你可以随意在你老婆面前编排我,就说你原来是不乐意的,我非拉着你去,不去就要开除你,其他的你自由发挥。”

    “报社很忙,今天我不回家,要在报社通宵赶稿。”

    “呵呵,黄主编,真是辛苦你了。”冼耀文一句话里有八成的奚落。

    “……”

    黄祖强被冼耀文说得无言以对。

    小插曲过后,两人才正式开始聊工作。

    还别说,十三幺的歪招都打了个正着,大众点评特别受读者喜爱,发行的第三天,报社就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有来咨询信息的,也有冲着成为鉴鸡师推荐鸡妹、鸡档的。

    最终定名为《十三幺》的小说连载也大受读者欢迎,精准咸湿受众之外,还有一帮读者是冲着小说情节来的。

    ……

    未完待续!

    今天还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