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秋的《诗经·小雅·庭燎》篇中:“有"庭燎之光"的记载。

    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的黄竹,制作的火炬。

    竹炬在燃烧之后,竹节里面的空气膨胀,丝腔爆裂,瞬间便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爆竹"两字的由来,便是自庭燎而始!

    “……”

    《庄子》中记载:“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

    这是最早的桃符,也是春联的前身。

    “………”

    先秦的《吕氏春秋·季冬记》中有记载,古人在除夕夜,会通过挂桃符,放庭燎之焰,驱逐疫病之鬼…

    这两个习俗,也被认为是除夕节令,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春秋战国时,人们虽然没有过年的概念,但基本的风俗,还是已经形成。

    “………”

    一月二十日,这个日子,对于汉人们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天。

    因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最大的节,就快要到了。

    除夕,为农历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

    除夕有除旧迎新之意,也是为了庆祝一年最后的丰收。

    “……”

    到了汉朝时,百姓们过除夕,不再挂桃枝,而是用手法更加复杂的削桃木板,制成神荼、郁垒两个人的形象,挂于前面的门上。

    这个时候的桃符,是门神的雏形,也是题字春联的前身。

    在汉朝,所谓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故又称桃符。

    桃符的岀现,和一个远古传说有关。

    在华夏古代神话中,曾经有一个特殊的时代,那个时代,据说没有轮回。

    幽冥鬼界只是幽冥鬼界,鬼界的大门,坐落在一处巨大桃树的东北处。

    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神荼、郁垒的神职,是负责管理鬼怪。

    阴魂厉鬼,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两位大神发现之后,就会立即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神虎。

    “……”

    百姓们为了震慑万鬼,用桃木雕刻成神荼、郁垒两位大神的样子,挂在门前。

    又过了八百年之后,五代蜀后主孟昶突发奇想,在桃符上面,写了一句“新年佳节号长春””佳节号长春”。

    这是华夏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一副有字春联。

    自孟昶题字桃符之上后,后世的文人学士,为求名逐利,无不群起而效仿。

    于是,除夕年岁之时,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刘彻在太初元年时,才定下了春节的前身元旦。

    在太初元年以前,是没有元旦,更没有春节。

    在那个时候,除夕就是一年最大的节。

    史书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

    《太初历》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称其为元旦。

    当然了,这是几十年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