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重刑治贪官固然没错,但盛世施仁政,乱世用重典,律法严苛是会让官员畏之如虎,但这也只是针对普通官吏的,因这律法他们只会甘于平庸得过且过,而那些胆大的,该贪还是会贪,贪六十两是死,何不贪六千六万。”

  贪墨六十两处剥皮实草,这是洪武老爷子为民的一片苦心。

  但这样也会导致不敢贪的官员越来越平庸,贪起来的官员越来越没边。

  洪武一朝,贪污受贿可一直都存在,可没因律法严苛就停止了贪污的。

  听到这里,朱元璋更不高兴了。

  他劳心劳力,呕心沥血,不就是为他们父子吗?

  现在反倒成他的不对了?

  “哼,该怎么治贪,还由不得你说了算?”

  丢下这句话,朱元璋抬脚就走。

  他也没准备管啊。

  再说,他们也没资格管。

  这不就是闲聊吗?

  今日这是怎么了?

  往常他们不也是这样闲聊的?

  朱大福费解,朱元璋步伐虎虎生风,已走出老远了。

  “爷爷,慢这些。”

  朱允炆跟在其后,一路小跑搀扶着朱元璋,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朱大福喊了几遍都没能喊住朱元璋。

  罢了,有他孙子照料,老吴也有不了闪失。

  ...

  朱元璋离开,一众小王爷呼啦一声围了过来。

  朱彝率先开口,问道:“先生,你与父...”

  说到一半,朱楩捂住了朱彝的嘴,道:“你与吴先生说什么了?惹吴先生生那么大气?”

  朱楩出口,朱彝当即附和,道:“对对对,是,吴先生。”

  他父皇可不让他们暴露身份,若从他们嘴里暴露的话,他们是绝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朱大福无奈摊摊手,道:“没说什么啊,也就是说了些我的见解啊,吴先生脾气一直这么差吗?”

  这些小王爷们看起来与老吴关系较为密切,应个能了解老吴吧?

  几个小王爷连连点头,表示认可。

  “得与他好生说说,对于他说说,气大伤身,年纪也不小了,别动不动就生气,别人说话,能听就听着,不能听不听就是了,何必动怒。”

  朱大福出言,几个小王爷不能再赞同了。

  “行了,你们继续吃,不醉不归,喝多了就睡在这里,反正房子多的是。”

  之后,朱大福领着一众小王爷继续喝酒。

  期间,蓝玉等一些淮西勋贵还遣人送来了恭贺朱大福乔迁的礼物。

  宝剑,鹿皮,犀牛角...

  东西倒不值钱,但看得出来都是那些勋贵平日所在乎的东西。

  送便送吧。

  邻里邻居都是些达官显贵,往后少不得与他们打交道。

  他们送了东西,再想办法给他们安排回礼就是了。

  ***

  回到宫中,朱元璋余怒依然,招呼高良俊拿了酒。

  “哼,不是不让咱喝吗?咱偏就喝。”

  朱元璋已不用杯子了,直接端起酒坛猛灌。

  表现幼稚,就像是个小孩子似的。

  为了与朱大福置气,竟拿自己身体提开玩笑。

  朱允炆吃醋了。

  皇爷爷越生气,说明越在意朱大福。

  朱允炆拿下朱元璋的酒坛,劝道:“皇爷爷,当心身体。”

  奈何朱元璋根本不买账,扒拉开朱允炆,夺下酒坛,骂道:“滚开,你也不是个好东西。”

  朱允炆伤心了,他招谁惹谁了。

  朱大福惹的,凭什么让他来顶缸?

  朱元璋已有些醉了,朱允炆即便解释也不过徒劳而已。

  朱允炆说话,朱元璋非但不听,还觉碍眼。

  最后,朱元璋喝了半坛子酒后,不再理会朱允炆,直接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朱允炆正准备离开,瞧着朱元璋桌子有些乱,便想着帮忙收拾一下。

  不管怎么说,他现在首要之事就是要做好孝顺二字。

  该整理的东西整理出来后,一道明黄色的卷轴在一堆奏折中变得异常显眼。